• slider image
:::

公告 資訊專員 - 校務公告 | 2021-03-19 | 人氣:1653

《與水共生:關渡平原探秘小旅行》

2021北投公民週春季場 主題專文

文|曾翰文(北投公民週負責人、北投知識地圖負責人)

圖|黃顯宗(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特聘教授)

 

捷運忠義站旁的小天橋,一直以來不開放給汽車通行,也許是要我們以更緩慢的姿態,悄悄進入這座由稻浪與水流交織而成的神秘國度。

下了天橋,找到一條仿若自行車道、兩旁的樟樹和榕樹在相見寒暄、立著福德宮指標的小巷,那就是入口了。騎著自行車向前,經過了福德宮、穿越了一叢叢樹林,果然別有洞天,片刻間視野開闊了起來!大屯火山群的連綿山巒,肆無忌憚仰臥在我的後方,眼前油綠的稻田,更是沒有邊界地無限延伸。

此時,自行車不能繼續往前了。柏油路變成了泥土路,只能把自行車安置一旁,腳踏實地好好走一回。踩著輕快的步伐,兩旁的稻穗隨風搖曳,世間煩惱也就隨風而去,忽然間,覺得和土地更親近了些。沒多久,就來到泥土路的終點,同時也接上另一條路:水磨坑圳,一條給水走的路。

依水維生:水路運輸及水稻灌溉

從陸路走向水路,同時也走向過往的歷史記憶。

早期漢人渡海來台、進入北投拓墾時,為取得灌溉水源,便依循水路找尋適合落腳的居所。若要前往臺北盆地內部採買物資,水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,一直到日治時期,仍有帆船、機動船往來關渡及大稻埕間,而船隻亦可順著八仙圳、清水圳等支流,運送物資至唭哩岸等地區,直到淡水河逐漸淤積、鐵公路興起等因素,水路運輸才逐漸沒落。

漢人入墾北投後,河濱地區以撈捕水產資源為主,平原地帶則興修水利設施,引用貴子坑溪、水磨坑溪、磺溪等水源,種植買賣自用兩相宜的水稻,其中以八仙圳的灌溉面積最大,原有的地貌也因此大幅改變。儘管目前稻作產量日漸減少,關渡平原仍是臺北市罕見的大規模稻米生產區呢!

拒水求生:水災災害及防洪措施

淹水、山崩、土石流...都只是自然現象,是人類居住在這,才變成了災害。

大約一萬年前,因冰河大量融化、海平面上升,大量海水從關渡隘口淹了進來,包括關渡平原在內的臺北盆地都被海水所吞噬,形成了最早的古台北湖;300多年前,一場大地震導致再度水淹臺北,名留青史的康熙臺北湖於焉誕生,儘管仍有許多爭議,兩次事件都反映出臺北盆地地勢低窪的事實,其中關渡平原的平均海拔更是不到2.5公尺!

當地勢低窪加上排水不良,淹水自然在所難免。關渡平原位在基隆河匯入淡水河的右岸,每逢豪雨侵襲,常有外水高漲、內水排不出去的情形,如又逢漲潮時段,整個關渡平原都將成為水鄉澤國。為保護居民的生命與財產,政府在河岸邊開始築起了堤防、在關渡平原內建起了水泥化的排水道,卻也阻隔了人與水的距離,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環境。

與水共生:重新連結人與水的情感

重新打破對河流的想像,可以是拉近我們與水的第一步。在過去,除了畏懼河川的危險性外,水質的惡臭也是人們敬而遠之的原因,這源自於把河流視為排水溝的傳統思維。

在北投焚化爐旁,有條低調而寧靜的水道,日以繼夜流過關渡平原的角落,他曾是雙溪的主河道,因為周邊的低度開發,維持著自然而原始的河道景觀,許多北投人可能都不曉得呢!他就是五分港溪。然而,如此得天獨厚的流域環境,卻因諸多原因,使他成為一條「不會呼吸的河」:溪水幾乎不流動、優養化嚴重、散發著恐怖惡臭!

在臺灣,其實不乏河川整治的案例,如高雄的愛河或臺中的柳川,證明了病入膏肓的河川,都還有重見曙光的一天,而荷蘭「還地於河」的調適計畫,打造出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,更示範了與水共存的未來可能。但無論五分港溪,又或是關渡平原其他的河流或水圳,都需要更多民眾的關注與投入,創造在地居民對流域環境的共同想像,採取順應自然環境的改善對策,逐步建立起「與水共生」的新生活方式!

照片1 照片2 照片3